(资料图片)
本网讯(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郝少英)记者6月25日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了解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北方中心”)基础研发类重点项目“内蒙古地方羊遗传资源鉴定和种质创新”近日在呼和浩特市启动。
据了解,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北方中心自2022年7月创建以来,立足于中国农科院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支点、支撑引领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战略定位,聚焦粮食、牛羊、牧草等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重大需求,围绕高新技术“卡脖子”、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短板和乡村产业振兴弱项等重大问题,着力打造涵盖生物育种技术、智慧农牧业技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人畜共患病防控技术等“四大共性技术平台”和粮食增产高效技术、草(种)业技术、农畜产品加工技术、奶牛产业技术、肉羊肉牛产业技术、设施蔬菜产业技术等“六大产业技术平台”的研发平台体系,通过强化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粮食稳产保供、草业草原和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此次启动的“内蒙古地方羊遗传资源鉴定和种质创新”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单位共同实施。项目针对内蒙古地方羊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和基因挖掘等工作滞后、优异种质利用率不高、自有优良品种覆盖率低、地方羊种质资源逐渐衰退等问题,依托北方中心生物育种技术平台,将系统厘清内蒙古自治区羊种质资源现状和特征,为制定内蒙古自治区羊种质资源管理制度、方法和技术体系奠定基础。同时,针对内蒙古地方羊种质资源在肉质、繁殖力、抗逆、抗病、毛、绒等方面的优良性状进行表型和基因型高通量鉴定,为种质资源保藏、挖掘和利用奠定基础,最终实现优异地方种质资源复壮,并充分发挥内蒙古地方优良种质资源的遗传潜力,加快自有优良品种的育种进程,解决羊种业“卡脖子”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在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科技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北方中心2023年围绕玉米、肉羊、肉牛、牧草、设施蔬菜等种业重大需求,首批已启动玉米密植滴灌高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肉牛“中央厨房”产品研发与示范、内蒙古地方羊遗传资源鉴定和种质创新、设施番茄巡检及采摘机器人的研制与示范、精准水肥管理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内蒙古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溯源工程、草原有害生物智能感知监测“天网”计划、基于智能灌溉实现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退化天然草原生产力维持和恢复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内蒙古自治区饲草新品种推广应用10个项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