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冀川
见习记者 张芗逸
9月19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表示,在上海、深圳邮轮港口试点恢复国际邮轮运输的基础上,全面恢复进出我国境内邮轮港口的国际邮轮运输。
(资料图片)
今年3月底,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国际邮轮运输有序试点复航方案》,按照“先开展试点,再逐步放开”的要求,明确在上海、深圳邮轮港口两个水路口岸有序推进国际邮轮运输试点复航。试点复航以来,邮轮产业呈整体回暖趋势。
根据上海市政府公布的数据,自上海试点复航以来,截至8月中旬,邮轮产业已实现船票销售收入超3亿元,船供物资消费约1亿元,带动邮轮港口出入境免税店消费约350万元,整体新增就业岗位超4000个,预计到2024年将新增就业岗位约2万个。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兼物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大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际邮轮运输全面恢复对旅游业、物流业、酒店餐饮业的恢复和信心提振起到积极作用。不仅如此,随着国内外人员的流动,也将带来相应的人流、财流甚至信息流运转,有效促进国内外经济合作交往,助力国内外贸易的开展。
刘大成说:“此次《通知》提出邮轮运输企业丰富航线产品,优化船上服务,不断提高运输服务水平。这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国际邮轮企业将加速回归中国市场,也使国内邮轮服务企业乃至造船业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对记者表示,邮轮线路的恢复将使物流运输更加便捷和高效,同时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邮轮旅游的游客需要在港口城市或海上度假胜地住宿和用餐,因此邮轮旅游的恢复将为酒店业和餐饮业带来更多的客源。
中国是全球邮轮行业的重要市场,自2006年第一条母港航线在上海开辟以来,中国迅速发展为亚太第一、全球第二大邮轮旅游客源国。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自2006年市场起步以来,我国邮轮旅客运输量年均增长40%以上,2017年高峰时达到243万人,约占全球总量的10%。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的《邮轮对中国的经济贡献》报告显示,2019年国际邮轮行业对中国的总体经济贡献达358亿元,其中直接经济贡献为140亿元。
今年4月份,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提出,要推进交通运输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力推动国际运输便利化,加快建设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推进交通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全球交通合作。
解筱文认为,邮轮旅游的恢复将直接推动国际和地区间的交通运输业的复苏。邮轮旅游的复苏不仅代表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复苏,也代表着人们对恢复正常生活的期待和信心。这种信心将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内的企业和员工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和地区间的旅游交流,推动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