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指蜀汉帝国灭亡 三国,很多人都把责任推给了帮不了他的阿斗。 甚至有激进的观点认为,如果诸葛亮真的取代了刘禅的皇位,说不定还能统一中原,复辟大汉。 如果直接问,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什么不称帝?
在回答为什么不称帝之前,先讨论一下诸葛亮能不能称帝。 托孤在刘备白帝城的时候,诸葛亮和李严一起成为了顾命的大臣。 刘备虽然也考虑过诸葛亮权力过大,但由于北伐中原等军事战争,指挥权只有诸葛亮一人,刘备还是将大权交给了诸葛亮。 在刘备嫡系相继陨落,益州地方派支持诸葛亮的前提下,孔明手中掌握着军政大权,完全有能力也有资格接替刘禅称帝。 结果,诸葛亮最终没有称帝,不是他没有称帝的能力和条件,而是他不想称帝。 那么,他为什么不愿意呢?
首先,是出于刘备的好意。 在古代,“男为知己死,女为男悦”是很重要的。 当年,刘备曾三访草堂,诚挚邀请。 面对刘备的恩情,诸葛亮自然感激不尽。 即便是刘备死后,想起他在刘备面前立下的毒誓,诸葛亮怎么可能造反篡位?
其次,作为东汉末年的传统文人 之后,诸葛亮仍以汉朝为正统。 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默许或支持了刘备称王称帝,但那是因为刘备是汉朝高祖刘邦的后裔,勉强继承了汉朝正统。 诸葛亮一生中多次征伐中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篡夺韩氏的曹魏深恶痛绝。 所以,作为汉朝的正统知识分子,诸葛亮痛恨别人篡位,更何况自己顶替刘禅当皇帝?
说到底,当皇帝太累了。 诸葛亮在任丞相期间,包揽一切的作风导致他工作过于辛苦,很多事情他都不愿意让部下去做。 比如魏延、赵云这样的将领诸葛亮没有好好利用。 如果诸葛亮称帝,那么除了君主的工作,丞相和军队的工作还要做,说不定寿命会大大缩短。
总之,后人把诸葛亮的形象渲染得太高大上了。 如果诸葛亮的部下像赵匡胤一样身穿黄袍,说不定后人会把他描绘成曹操那样的汉奸。 至于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实际关系,也不会像《三国演义》中那么轻松。 所以,即便诸葛亮真的有取代刘禅称帝的想法,也不奇怪。 毕竟,他的势力,已经威胁到了阿斗的皇位。 但是,在封建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下,绝对的权力难以共享。
标签: